2021年10月8日星期五

達理中國文化小品:年齡



中國人對年齡的表達方式可用變化多端來形容,以下略舉一二:

其一是直接列明歲數,例如杜甫《百憂集行》:「憶年十五心尚孩」,直接寫出15歲時發生的事。

其二是把兩個數字相乘,得出實際歲數,如:「二八芳齡」(案:芳齡指女性)是16歲,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以為是28歲;「雙十年華」是20歲。

其三是用典故,最常見的典故出處為《論語‧為政》的幾句話:「子曰: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』」可能是孔子的影響力太大,後世把「志學」(15)「而立」(30)「不惑」(40)「天命」(50)「耳順」(60)分別代表不同年齡。至於七十歲則較少人說「從心所欲之年」,反而會說「古稀」(70),典出大詩人杜甫的《曲江》之二: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。

其四是按天干地支的組合,天干與地支共有六十個組合,運行一周共六十年,中間的組合錯綜多變,所以稱「花甲」,因此花甲就是60歲的意思。

更多「達理中文」資訊:

達理中文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9%81%94%E7%90%86%E4%B8%AD%E6%96%87-109347637599428

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精選文章

馮睎乾:跟劉老師學中文(達理指定文言範文序)

馮睎乾為「文憑試精讀 達理指定文言範文」所撰的序文,現徵得馮先生同意,把全文轉載於此。 中學時代,劉老師教了我兩年中文,令我獲益匪淺。現在他囑我為此書作序,自是欣然命筆。但老實說,這是中文科範文參考書,難免會勾起那些年的考試回憶,所以望着劉老師的大作良久,我就像小時候生病喝藥水的..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