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

達理語文小品:古代君主的自稱

秦始皇是首位君主以朕作自我稱呼


眾所周知,「」是古代帝皇的自稱。但君主自稱「」其實是說對了一半,因為這個稱呼是由秦始皇開始,一直用到清廢帝溥儀遜位,共用了二千多年。其實字最初並非專用於君主,例如大詩人屈原所寫的《離騷》,其中一句:「皇考曰伯庸」(我的先父名叫伯庸),當中的和我的用法一樣,和君主無關。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,李斯作出以下建議:「臣等昧死上尊號......天子自稱曰。」(《史記•秦始皇本紀》),李斯找到這個冷門的字作皇帝的自稱,秦始皇可能覺得這個字很「形」,從此之後就成為皇帝專用的名稱。

那麼秦始皇之前,君主又會怎樣稱呼自己。據《老子》第三十九章:「是以侯王自謂不穀」,換言之上古的諸侯及天子,有三種名稱作自我稱呼,就是「」、「」、「不穀」。「」,單獨,古代君主用作自我謙稱,如《左傳》:「(秦穆公)違蹇叔,以辱二三子,之罪也。」(大意是我不聽從蹇叔的話,令你們受辱,是我的過錯。)「」,單獨的意思,或多作「寡人」,如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:「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。」(意指我不是喜歡古代的典雅音樂。)至於「不穀」較少見,意指不善,如《左傳》:「豈不穀是為?」(意謂難道不是為了我嗎?)

周武王等古代君主,會自稱孤、寡、不穀


從君主的自稱可見一種有趣的現象,秦代以前的君主,那怕是裝模作樣,他們的自稱都是比較謙厚,在臣民面前謙稱自己不足不善。秦始皇就索性撕下這塊面紗,選一個冷僻的字作自我稱呼,從此以後字成為一人的專利,其他人亂用會被殺頭;而皇帝也無需遮遮掩在人面前謙稱自己不足不善,任意妄為成為君主的家常便飯!

更多「達理中文」資訊:

達理中文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9%81%94%E7%90%86%E4%B8%AD%E6%96%87-109347637599428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精選文章

馮睎乾:跟劉老師學中文(達理指定文言範文序)

馮睎乾為「文憑試精讀 達理指定文言範文」所撰的序文,現徵得馮先生同意,把全文轉載於此。 中學時代,劉老師教了我兩年中文,令我獲益匪淺。現在他囑我為此書作序,自是欣然命筆。但老實說,這是中文科範文參考書,難免會勾起那些年的考試回憶,所以望着劉老師的大作良久,我就像小時候生病喝藥水的...

熱門文章